"On aggression" - 這是由諾貝爾生物學獎得主、動物行為學家Konrad Lorenz所寫, 有關他對動物(以至人類)個體之間侵略行為的書。
我以前看過這個科學家寫的另一本譯作「所羅門王的指環」的科普作品,內容描述了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對不同動物行為的觀察,較為直接顯淺,讀起來不太吃力。
(稍稍介紹這位科學家,他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實驗:自己站在剛孵化出來的小鵝跟前,令小鵝以為他是母親跟著他走,這証明了叫做Imprinting的本能行為)
但這本"On aggression”,譯者使用的英文(原作是德語)並不簡單,所說明的理論也要好幾次咀嚼才能明白。
後來才知道這本書十分具有爭議性,為的不是他對動物行為的解釋,而是作者以動物行為學家的身分,採用進化論的觀點去解釋人類之間互相侵略的行為。作者寫此書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這樣份外敏感吧!
看完此書,便會明白所謂的「愛與恨」,真的是同根同源,没有愛便没有恨,在動物世界如是,在人類世界應該也是。
同一物種的個體之間經常會有侵略性的行為,特別是雄性之間的糾紛。依照進化論的解釋,能夠留存下來的特質必定是對物種的生存有進化上的好處,而這樣的侵略性廣泛的存在於不同動物當中,必定是有其功能。作者解釋其中的功能包括:1)在有限的資源上使得個體可平均分配; 2) 侵略性令個體之間可以選擇出誰是最強者, 這和性選擇論有所關連; 3)侵略性有助保護幼體。
這符合廣泛被觀察到的現象:動物通常表演出侵略性行為,不外乎是為爭地盤、吸引異性又或保護幼體,無論是兇猛如獅子或溫順至羚羊均如是。
作者提出的Behavioural pattern學說在當時的動物行為的研究是主流,很多行為可以細分成不同部份研究,而不同行為都是由一些動機(drive)刺激形成。一些動作更加像是條件反射,只要身體接收外界相關的訊號便會產生特定的動作 (Fixed action pattern)。很多動物侵略行為的表現便是不同小動作的綜合,他十分仔細的分析了狗、慈鯛魚、灰雁等動物的侵略行為,對此作了詳細的解釋。
但再仔細的觀察,很多時求偶行為,又或配偶之間的親暱行為,原來也是來源於侵略行為,經過演化而變性。由「惡」至「愛」,是如何發生?
他綜合了四種動物之間的社群行為,由互不相識的烏合之眾,至點頭之交、住在一起的群體(如老鼠),最後是有次序有等級的高等社會(如作者說的灰雁、猴子以至人類),個體之間的親密程度愈發增加,但相反侵略行為也更見厲害。只有對一員有深厚的感情,才會對外來者有強烈的厭惡;只有強烈保護自己所屬社群的慾望,才會對「非我類者」作出富攻擊性的行為!(人類不也是這樣?)
最後兩章他把重心放在人類身上,嘗試把進化理論放於人類侵略的行為上的。没錯,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強調同一社群的團結,這在原始社會時化是十分合適的:没有厲害身體的人類,團結是最佳的防衛和攻擊方法,而且一起住的人多有共通基因,這在「自私基因」角度也是十分恰當。
但現代人類面對的是我們的發展已快得進化没有時間去適應去改變,一方面我們重視社會,建立了法則、規範要各人遵守,但另一方面我們本質那份侵略性卻仍然十分強烈的在塑造著我們的行為。他說到動機(Drive)必須有出口(Outlet),那我們的侵略性可以往那兒發洩?他提出了兩個地方:一是體育運動,二是把侵略性轉為幽默感,希望可以減少因為侵略性而帶來的傷害。
我不知是否因為二次世界大戰而令他有感而發,但他在書中強調的是和諧共處,互相包容,看來是對人類未來的苦口婆心多於責備。但翻查一下,原來大家是對他那「存在於人類當中的侵略本性」提出質詢,很多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侵略性乃外在誘因引起,不是人類自己的本質。
這是「性善」和「性惡」的討論,中國思想家應該也有很多意見,我没有理解錯的話,基督教、佛教也是要人努力把壞的本質改好。我没有能力解答這些問題。但這其實是一本寫得很好的書,大量觀察入微的描述令人歎為觀止,論證的手法也很周密。看完會對動物行為有不同的體會。
我以前看過這個科學家寫的另一本譯作「所羅門王的指環」的科普作品,內容描述了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對不同動物行為的觀察,較為直接顯淺,讀起來不太吃力。
(稍稍介紹這位科學家,他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實驗:自己站在剛孵化出來的小鵝跟前,令小鵝以為他是母親跟著他走,這証明了叫做Imprinting的本能行為)
但這本"On aggression”,譯者使用的英文(原作是德語)並不簡單,所說明的理論也要好幾次咀嚼才能明白。
後來才知道這本書十分具有爭議性,為的不是他對動物行為的解釋,而是作者以動物行為學家的身分,採用進化論的觀點去解釋人類之間互相侵略的行為。作者寫此書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這樣份外敏感吧!
看完此書,便會明白所謂的「愛與恨」,真的是同根同源,没有愛便没有恨,在動物世界如是,在人類世界應該也是。
同一物種的個體之間經常會有侵略性的行為,特別是雄性之間的糾紛。依照進化論的解釋,能夠留存下來的特質必定是對物種的生存有進化上的好處,而這樣的侵略性廣泛的存在於不同動物當中,必定是有其功能。作者解釋其中的功能包括:1)在有限的資源上使得個體可平均分配; 2) 侵略性令個體之間可以選擇出誰是最強者, 這和性選擇論有所關連; 3)侵略性有助保護幼體。
這符合廣泛被觀察到的現象:動物通常表演出侵略性行為,不外乎是為爭地盤、吸引異性又或保護幼體,無論是兇猛如獅子或溫順至羚羊均如是。
作者提出的Behavioural pattern學說在當時的動物行為的研究是主流,很多行為可以細分成不同部份研究,而不同行為都是由一些動機(drive)刺激形成。一些動作更加像是條件反射,只要身體接收外界相關的訊號便會產生特定的動作 (Fixed action pattern)。很多動物侵略行為的表現便是不同小動作的綜合,他十分仔細的分析了狗、慈鯛魚、灰雁等動物的侵略行為,對此作了詳細的解釋。
但再仔細的觀察,很多時求偶行為,又或配偶之間的親暱行為,原來也是來源於侵略行為,經過演化而變性。由「惡」至「愛」,是如何發生?
他綜合了四種動物之間的社群行為,由互不相識的烏合之眾,至點頭之交、住在一起的群體(如老鼠),最後是有次序有等級的高等社會(如作者說的灰雁、猴子以至人類),個體之間的親密程度愈發增加,但相反侵略行為也更見厲害。只有對一員有深厚的感情,才會對外來者有強烈的厭惡;只有強烈保護自己所屬社群的慾望,才會對「非我類者」作出富攻擊性的行為!(人類不也是這樣?)
最後兩章他把重心放在人類身上,嘗試把進化理論放於人類侵略的行為上的。没錯,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強調同一社群的團結,這在原始社會時化是十分合適的:没有厲害身體的人類,團結是最佳的防衛和攻擊方法,而且一起住的人多有共通基因,這在「自私基因」角度也是十分恰當。
但現代人類面對的是我們的發展已快得進化没有時間去適應去改變,一方面我們重視社會,建立了法則、規範要各人遵守,但另一方面我們本質那份侵略性卻仍然十分強烈的在塑造著我們的行為。他說到動機(Drive)必須有出口(Outlet),那我們的侵略性可以往那兒發洩?他提出了兩個地方:一是體育運動,二是把侵略性轉為幽默感,希望可以減少因為侵略性而帶來的傷害。
我不知是否因為二次世界大戰而令他有感而發,但他在書中強調的是和諧共處,互相包容,看來是對人類未來的苦口婆心多於責備。但翻查一下,原來大家是對他那「存在於人類當中的侵略本性」提出質詢,很多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侵略性乃外在誘因引起,不是人類自己的本質。
這是「性善」和「性惡」的討論,中國思想家應該也有很多意見,我没有理解錯的話,基督教、佛教也是要人努力把壞的本質改好。我没有能力解答這些問題。但這其實是一本寫得很好的書,大量觀察入微的描述令人歎為觀止,論證的手法也很周密。看完會對動物行為有不同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