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保護區碰上一位朋友在帶團觀鳥,便也跟著她和團員們同行。開始不久,便看見一種常見的鳥類Brown-headed cowbird,雄鳥頭頸棕色,身體黑色,十分容易辨認,這是一種寄生鳥,即和我們熟悉的杜鵑相同,雌鳥會把自己的蛋下在其他鳥類的巢,本身不會孵蛋和養育幼鳥。朋友說完鳥種後便介紹這種行為,而且補充了一句「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行為對被下蛋的鳥很不公平,但其實我們要明白牠們也是生態系統的一部份,牠們的行為和其他各種鳥類一樣,都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所以我們不用對此有太大反應。」我這位朋友是保護區義工組織的主席,在這兒已帶隊多年,是十分有經驗的鳥類導賞員,她的解釋既簡單,又融合了生態和行為演化的觀點,實在說得好。
突然想起以前看過一篇講述有關鳥類巢寄生(Brood parasitism)行為的文章。
有些鳥會把蛋下在和自己同種的其他雌鳥的巢內,但一般常說的是指把蛋下在完全不同品種鳥巢內的行為。除了杜鵑和Brown-headed cowbird,其他如在一些梅花雀科的鳥、非洲的響蜜鴷(honeyguides)和南美的black-headed duck等也有此行為。
根據行為生態學理論,行為被演化出來必定需為個體的生存或繁殖帶來優勢,但不同物種在生態系統很多時是相互影響的,就如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關係,一方愈是演化出可以躲避敵人的能力,另一方便要演化出可以更有效捕捉獵物的構造或技巧,這就如一場演化上的競賽(arms race)。這也適用於寄生鳥和牠寄主之間的關係。
大杜鵑(Common Cuckoo)這方面的行為便曾被廣泛研究。原來由母鳥下蛋至幼鳥生長,每一步都有獨特的適應。母鳥會在下蛋前儘量不讓寄主鳥看見,因為這會增加蛋被拒絕的機會。而且每只母鳥只會選擇在幾個品種的鳥下蛋,以增加成功的機會。很多品種杜鵑的蛋和寄主的蛋十分相似,以減少被寄主母鳥拒絕的機會。若蛋躲過被拒絶而得以被孵,幼鳥很多時會較其他同巢的鳥早出生,出生後便會本能地把其他蛋/幼鳥推離巢,以增加自己生長的機會。假若杜鵑幼鳥和其他巢內原本的幼鳥一起生活,牠們會比其他幼鳥叫得更大聲,而且還會模仿巢中其他鳥的叫聲,實驗證明這兩個方法對幼鳥得到較多食物很有幫助。其他品種的杜鵑也有不同的適應,有些幼鳥的嘴或翼會有特別斑點以吸引寄主母鳥,有些會長得和寄主的幼鳥十分相似以掩「鳥」耳目。除了爭取母鳥吸引,響蜜鴷的幼鳥甚至會把巢內其他幼鳥啄死!
BBC有一段十分精彩的錄影:
相反,對寄主來說,飼養一只和自己不相干的幼鳥不會為自己的生存帶來任何好處,因此只有演化出可以識別這些寄生鳥的技倆才有機會在這場競賽中反敗為勝。第一步便是好好辨認自己的蛋,牠們原來會拒絶和自己蛋不相似的鳥蛋。演化的強度也在此漸漸增大,研究發現若一種寄主鳥愈能仔細辨認自己的鳥蛋以拒絶杜鵑鳥蛋,杜鵑蛋的外型相對也愈和寄主蛋近似;相反若寄主認蛋的能力不太強,那杜鵑下的蛋和寄主的蛋相對也較不相似,這正正就如競賽,你若跑得快點,我只好也加快步伐才能有機會勝出。另外一個策略便是同一種鳥下的蛋會有數種不同外型,由於每只杜鵑只可以下一種款式的蛋,這樣對於杜鵑來說,牠們下的蛋和寄主外型吻合的機會便會大大減低。對於一些完全没有拒絶杜鵑蛋的寄主鳥如Dunnocks,科學家解釋可能在演化上牠們只是剛剛被杜鵑當成寄主,故仍未有足夠時間演化出相應的對策。
美國這種Brown-headed cowbird,牠們有多達200 多個不同品種的寄主,資料顯示每一只母鳥只把蛋下在某個特定品種的寄主,似乎仍有很多鳥未能辨認出牠們的蛋。牠們的幼鳥也通常較同巢其他幼鳥早出生,而且生長的速度較快,所以通常可以從寄主母鳥獲取較多的食物。研究也發現牠們的幼鳥較少把同巢的蛋或幼鳥推離巢,可能是由於若有其他幼鳥在巢中會增加母鳥餵飼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