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source: http://www.wetlandpark.com/wap/wap/ShowBioDetail_tc.aspx?ID=119
英國一批科學家,在牛津附近對大山雀的行為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記錄和研究,每一窩的大山雀雛鳥的數目便是其中的一個研究題目。他們發現,大部份的大山雀都是產下8-9只蛋,蛋的數目呈正態分佈。
理論上,幼鳥數目愈多,基因的散播當然愈好;但幼鳥數目愈多,每只雛鳥從父母得到的照顧便愈少,那牠們的存活率反而會因而下跌。實驗數據也顯示,每窩幼鳥數目和幼鳥離巢時的平均體重成反比,而牠們離巢時的體重便正正影響著和牠們的存活率(體重愈高,存活率愈高)。 科學家們巧妙地控制每窩蛋的數目(偷偷地增加/減少蛋的數目),然後再量度不同數目對幼鳥存活率的影響,結果發現最佳的存活率便是當每窩有8-12只蛋,太多或太少均達不到好的存活率。這和他們在野外考察時觀察到的結果大致吻合,只是最常見的每窩幼鳥數目比實驗得到的略為小,在8-9只附近。 要解釋這少許差異,在於繁殖及養育後代本身也有成本,生產和養育一窩幼鳥的成本,會減少父母用於自身生存的資源(如減少自己覓食的機會、增加被敵人發現的機會等等),因此,把一只大山雀生命中的生存成本加進去考慮,利用數學的方法,便會發現每窩生產的幼鳥數目應會略低於最大幼鳥生存率的數值。荷蘭對大山雀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結果。
動物行為從前都是流於描述性的記錄,但加進可量化的行為成本和基因利益作為指標,以及利用統計學的方法,行為生態學的研究便充實了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