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從進化的角度看人類的腎病

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從進化和遺傳學的角度看人類的腎病,觀點很特別!

有關基因的研究一日千里,現在的醫學和從前已大大不同。現在很多疾病可以從基因的角度去解釋,臨床上利用遺傳學技術幫助診斷的機會也多了很多,新知識出現的速度其實甚至有時令人吃不消,但有一個問題便是,為什麼這些問題基因會一直存在?

進化源於基因突變,突變的出現是没有方向性的。可是,若果一個突變對個體做成的改變會為基因(乃至個體)的生存/繁衍帶來好處,從進化的角度,這個基因傳至下一代的機會便大大增加,而令基因在群體出現的頻繁漸漸增加。以此推論,若果一個基因在某一群體的頻繁異常地高,很可能這個基因會為個體帶來好處,而令擁有這個基因的個體成功繁殖率較没有這個基因的個體高。

但另一角度來看,如果一個致病的基因在群體的頻率很高,那又如何解釋呢?會否這個基因其實有一些對個體有好處的功用,只是未被發覺?還是由於基因突變出現時的環境和現在的環境大大不同,從前是有益的基因在近代變成有害?又還是這個基因的遺傳是和其他為個體帶來好處的基因連在一起?

從前唸書時,在這個課題出現的例子只有一個,就是血紅蛋白基因的突變,引致如鐮刀型紅血球病變、地中海貧血等疾病。由於基因突變,擁有兩個問題基因的個體會患上貧血,但若只擁有一個問題基因,卻可以抵抗在非洲肆虐的瘧疾,所以擁有這個基因在瘧疾流行的地區便反而帶有優勢,例如黑人較其他人在這個基因上,便有著較高的突變頻繁。

近來很多流行病學研究都指出美國黑人患上某些腎病的機會比白人高,現象一直都没有解釋。但近來發覺原來黑人腎病患者的群體中一個叫APOL1的基因突變頻率較其他人種為高,而這個基因是和某些腎病有關連的。如前所說,根據自然選擇理論,這個基因是否會為黑人帶來什麼好處?

根據研究,原來這個APOL1基因製造的蛋白有著對抗錐蟲的功用,錐蟲有數種,可以入侵牲畜,但人類由於擁有這個基因,便對牠們免疫。可是演化是一場競賽(arm race),不同物種之間的演化很多時都是互相影響,為了要躲避敵人,草食動物會演發出敏捷快速的動作,敏銳的聽覺和視力;但肉食動物也會演化出銳利的牙爪和優秀的捕獵技巧;細菌對付抗生素而演化出抗藥性也是很好的例子。

其中一種錐蟲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 便發展出一種可以避開人類APOL1蛋白的機制,感染人類,引致非洲昏睡病,嚴重的可以引致死亡。但人類對此便又作出相應演化,這個APOL1有兩個突變G1和G2,擁有這個突變的個體可以抵抗錐蟲的入侵,減低患上昏睡病的機會。可是代價便是有較高患上某些腎病的機會。文章還指出人類約於20000-100000年前離開非洲進入歐洲,那時這個基因突變還未出現,這變解釋了為什麼這個基因在黑人的頻率特別高。我們知道現在美國很多黑人都是當年來自非洲黑奴的後代,所以他們體內也帶有這個基因。

現在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當年基因出現時的環境當然大大不同,科技進步,我們的壽命增長了,所以腎病顯示出來的機會也大大增加,反之在美國受到錐蟲入侵的機會微乎其微,故此基因的害處便反而更加顯現。很多疾病都在某些地方的人種特別高,當然有很多其他原因,但以進化的角度去解釋這些現象是其中一個十分言之成理的方向。

推論下去,那是否所有由基因突變引發的疾病都可以依此解釋?除了致病基因,其他控制不同特質的基因呢?

http://www.jci.org/articles/view/46263#B58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一直覺得性選擇理論(Sexual Selection)和動物之間的爭執(Animal Conflict)是行為生態學中最引人入勝的,愈看得多,愈覺得不可思議。

第一次接觸性選擇理論是中六時看的科普讀物,其也是達爾文提出的概念。以前,我只知道動物界中,無論體型、裝飾、行為等,大都是雄性比雌性優勝,例如孔雀、獅子等便是。但這要如何解釋呢?達爾文認為同一性別之間(通常是雄性),為了獲得另一性別(即雌性)的垂青,會展示另一性別偏愛的特徵,這便形成一選擇壓力,使得那些對生存可能無幫助的特徵演化出來。

 

明顯的,那些鳥類中華麗的羽毛和明亮的歌聲,對飛行、覓食等並不有太大幫助,反而可能增加生存的風險,但實情卻是這樣的兩性異形(Sexual Dimorphism)在自然界中是如此的普遍.因此性選擇實在需要和其他有利生存等自然選擇的特徵分開處理。

 

但是詳細研究下,科學家發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動物界中的交配主要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或多夫多妻。採用那一種策略得視乎很多不同生理上及環境上的因素。可是,說穿了,原來男女都各為自己的基因謀求最大的生存機會,兩性關係,從不是這樣的和諧!

 

起源在於精子和卵子的不同

雄性的精子,體型細小而數量多、大多雄性都會產生比實際需要多的精子,因此註定精子間是有競爭的。一名雄性為了增加自己下一代的存活率,最理想的對策便是和愈多的雌性交配、同時間趕走其他競爭的雄性對手,再加上從不負起照顧下一代的責任。因此,自然界中便廣泛存在這樣的雄性,牠們一天到晚到都在沾花交配、建立地盤、打架鬥麗、不事生產;獅子甚至會殺死母獅和上一名交配者所生的小獅。哺乳動物(包括我們的祖先)都是這樣的例子。就是很多看上是一夫一妻的動物,雄性其實也是設法和不同的雌性交配,不過牠有其他的考慮罷了(有興趣可看有關Pied flycatcherFicedula hypoleuca的研究)!

 

但雌性可不是任由魚肉的!在這場角力中,牠是輸了在對卵子的投資,哺乳動物更是輸了懷胎及哺乳的投資,牠要勝出,必須想法子提高自己的叫價能力!於是,雌性都是選擇的一群,牠們遲遲不會首肯交配,牠們要雄性有最美麗的羽飾、最強的戰鬥能力、最響亮的歌聲、最佳的地盤......牠們是要施然的在眾多群下之臣中選出一個最好的,才令自己的心血不致白費!為了增加自己基因的傳播,有時牠們甚至屈服於一夫多妻之下,為的也是要把自己的卵子留給最好的雄性:把寶貴的卵子給予一個體弱多病的雄性,不如成為強者的妾身,下一代存活的機會說不定還較高!!

 

人類呢?我們是特別的,動物界中是雄性在爭妍鬥麗,美的都是雄性。我們好像倒轉了,大量的打扮都是出現在女性身上,一位美的女士會受到男士的青睞,反之一位愛打扮的男士,傳統上只會令人覺得不夠男子氣概。再者,現代社會大都奉行一夫一妻制,重婚在很多國家都是罪。  

 

可是,我們很多方面和我們一夫多妻的祖先都有類同的地方:男性都會爭奪女性、沾花惹草的多是男性、男性都傾向不照顧孩子......究竟為什麼有這樣的分別??

是社會文化?是人口比例控制?還是男性角力的戰場已轉化至非體質外表的較量.那些富默感、事業能力和責任心的男性才是女性的選擇指標? 

 

我暫時没有能力解答這些問題,但除了生物學的觀點,我相信人類學、社會學等文化層面的解釋是少不了的。




ESS

 一個基因的表現型呈現多態性(Polymorphism)的情況並不罕見,

例如在人類的ABO血型系統中,便有A型、B型、AB型和O型。
 
動物行為中,同一行為多態性的表現亦很常見。
近代行為生態學的研究都使用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的概念:
就一行為,通常可以有數種行為模式或策略,例如同物種之間的打鬥,可以是拼命的至戰死為止,也可以不戰便逃,更可以只作兇作勢,待對方有動作才逃;
 
當然在一群體中,就某一行為,不同的策略必有高下之分。
在生物學角度,只有可以把這個行為的基因成功傳遞至下一代的,才是成功的策略。
因此,必然有某些策略經不起演化而被淘汰,最後在群體中留下來的行為策略便是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如果某一行為,有兩種或以上的策略,要不便是行為的多態性,要不慢慢的其中某些策略便會被淘汰。
但為什麼會有多態性的出現?
最近在看有關Evolutionary Ecology的書,談及演化及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
環境當然對演化有關係,不同的生態環境對物種有不同的生態位,致令演化得以進行;
 
我想行為演化的過程應該同樣受到周遭種群的影響。
當兩種不同的策略都是相若的成功,兩者便可能並存,直至一點,使得種群中兩種策略的個體數量達至一個平衡;
還是,個體都具備展示兩種行為策略的表現能力,只是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表現?
要再認真的找找答案。
 
*****************************************************************************
現代醫學都鼓催用更強的抗生素去對付超級細菌 
應用我那些動物學和演化知識,在寄生物演化的研究已顯示,當演化壓力愈大,而寄主之間寄生物的傳遞又容易發生的時候,往往寄生物對寄主的傷害便會愈來愈大,
加上細菌的演化周期短,很快抗藥性便會建立。
 
不停的用重藥,只會令演化壓力向上增加;
反之,若可以從預防入侵和減少傳播等令演化壓力減少的方面著手,可能還會有幫助。
大家都知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是超級細菌,在未有種菌報告便使用新式的抗生素Linezolid,真的有效? 新藥是否應該是用於已確診入侵性MRSA的病人,而並非初步的用藥指引。




延伸的表現型 The extended phenotype

 因為讀過「自私的基因」後迷上動物行為學理論,書本的作者Richard Dawkins另一本影響深遠的著作,便是延伸的表現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

「自私的基因」所持的觀念,解釋了現代行為生態學中的理論。
動物的行為表現,為的是增加引致該行為的基因生存的機會,而動物的個體只是負載基因的工具。
由此,演化的層次在於基因,而不是動物個體,也不是動物種群。
每個基因都希望增加自己生存的機會,因為等位基因之間、不同基因之間都存在著競爭;
但基因還得靠個體才能繁衍下去,於是「合作」也是其中一種行為的模式。
動物界中千奇百怪的行為表現,深入分析之下,原來便是「自私的基因」背後的力量。
 
這是個了不起的觀念,而「延伸的表現型」更加深化這一觀念,甚至把之擴充,應用至個體以外的行為表現。
我没有時間安靜的坐下一整天看書,因此早已習慣了把書隨身攜帶,坐車時數頁數頁的看。
近年很多書,包括達爾文的進化論,都是這樣完成。
 
我用了幾乎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延伸的表現型」,其一是作者用的英文不淺,和一般科學文章簡單直接的風格有點不同;另外便是背後的理論,經常得重覆看完再看,思考一番,才能明白箇中意思。還好,最後也完成了。
書中指出,基因控制的只是蛋白質的製成,其他所有生物的表徵,包括物理性的、化學性的,以至行為,都不是基因直接的產物;
但科學家早已習慣了把生物的特徵當成由基因直接影響:眼珠的顏色、毛髮的長度、身體的比例...
好了,行為學家後來明白了動物行為也是基因的表現型,似乎個體的全部便由自身的基因決定。
 
真的嗎?
 
記著只有蛋白質是直接由基因控制,一種蛋白質可以影響另一種化學物質在身體的水平,從而影響以後一連串的生化反應;
在某一動物體內,最後這一連串的反應影響了皮膚中色素的濃度;
在不同環境中,不同的色素濃度有不同的生存機會;碰巧周圍環境改變,令得深色素容易被天敵發覺,於是動物的行為也慢慢的變得晝伏夜出,
這一連串的改變涉及大量中間的過程,由分子至細胞至組織至行為,所以科學家們慣常的做法只是方便人類的觀察和分類,基因表現的並不只如肉眼所見。
 
引申下去,我們觀察到動物的行為若是由基因控制,而行為本身在基因來說已是多層中間過程後的產物,我們没有理由相信基因不可以控制個體以外的環境去增加自己生存的機會。
書中提了很多例子,最開始用動物建的巢做比喻,若基因控制了行為,而控制了動物選建巢的顏色,顏色便是基因的延伸表現型。
 
後來,另一例子指出,蝸牛體內有寄生蟲,兩者同樣希望蝸牛生存:對寄生蟲而言,牠需要宿主為自己提供生長的地方,把寄生蟲基因傳開,但蝸牛的基因卻只關心把自己的基因傳開;
蝸牛會控制自己的硬殼不會過厚或過薄,過薄令保護不足,但過厚會令投放於生殖(即基因傳播的機會)減少;
但寄生蟲只關心寄生蟲自已基因的生存,蝸生是否能繁殖對牠來說無關痛癢,假設寄生蟲基因能分泌物質影響蝸牛的硬殼厚度,對寄生蟲來說,厚殼代表蝸牛可生存,即使犠牲蝸牛的繁殖機會也不打緊,因那影響的是蝸牛的基因,所以被寄生蟲感染的蝸牛便會較其他蝸牛有較厚的殼。
 
把這個觀念推開,基因控制的是包括個體以外圍繞自己的範圍,可以是個體內的分子、個體的表徵、個體的行為,以至個體以外其他個體以至不同物種的行為;
這樣的表現型,延伸至我們平時所常的個體以外,更加的展現了生物個體只是基因的工具。
 
這是很令人驚訝但又言之成理的觀點,我感到一種如何把舊有理論以另一角度重新審視後,得出新發現的震撼。
没有理由相信不同個體的基因之間不能互相影響,而這個觀點便正正說明了這一點。
當然,我只是剛看完這一本書,這是寫在1982年的書,未知科學界如何以實驗證明這一學說,有時間我得再看看動物學家如何證明此一理論;
雖然我知批評作者的人不少,特別是他無神論的觀點;
但在我來看,這是言之成理的推測。
 
我知行為生態學和進化的理論是十分冷門的範疇,但我真的強力推介「自私的基因」,那是把複雜的理論大眾化的極好典範。
了解生物行為,是了解自然的其中一環;若對自己所處環境不為所動,並不值得擁有世界。

人和魚

那天火車出了事故,在火車站呆等五小時期間,讀完這本開了頭但一直未完成的「没有魚的海洋」,就像是把過去兩年學過的東西濃縮起來。這兩年,算是知道多了解決有關環境的問題,由於牽涉到經濟、政治、人民價值等很多社會性問題,往往不能純粹的以科學知識去處理,可惜的是,很多時這些因素卻正正是癥結所在。


我們是少數能夠居住在陸上卻又可以走到大海中央的生物,這本書說的便是人類掠奪大海資源的故事。做成生物多樣性消失的主要原因有數個,其中過度開發/掠奪資源絶對是海洋生態面對的主要問題。由吞拿魚、鱈魚、沙丁魚、石斑、鯊魚等等,由大魚至小魚,無一倖免。

由於生活在海裡,很多魚類演化出獨特的行為去適應嚴峻的生存環境,有些會大量聚居在一起;有些會世世代代走相同的路,進行繁殖性的遷徙;像鯨等海中哺乳動物則要定時在水面換氣,過去我們祖先便學懂了預測牠們的行徑,在牠們出没的地方捕捉牠們。

但人類捕魚的技術愈來愈先進,書中說我們已經可以用聲納定位魚群位置,無須再四出找尋魚群。網的設計也十分講究,可以綿延不絶幾百公里、可以直達深海、可以拖過海床,目的便是把網到範圍內的魚一網打盡。但我們卻只對有商業價值的魚有興趣,可憐很多無辜不知名的小魚、軟體動物,海龜,甚至海豚等哺乳動物也一併被打撈,就這樣被奪去性命。最可怕的是對人類没有經濟價值的生物只會被拋回海中,要統計牠們的數目也不容易。還有被網纏倒的海鳥、岸上的海狗、海獅、海象,或無辜或有意,也同樣因人類日益對海洋的征服而大量被殺害。

書中說了數次,現代國家都在自己領土附近的海域劃有專屬經濟區,領海範圍內的海洋便歸該國所管,這樣一來,公海便理所當然的成為大型捕漁的合法場所,各式各樣的大型漁網和船隻紛紛到公海作業。還有一些貧窮的國家,為了賺取外滙,便把專屬經濟區的捕魚權賣給其他國家,這樣一來,海域內的漁獲成為國與國之間的買賣,海洋生態當然及不上經濟上的得益。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估計出每一個海域可以承受捕漁量,但這和當年為捕捉鯨魚發出配額相似,意味著只要捕獲量在配額以來便不算犯錯,但配額的計算是否可靠?當中有没有人為、政治的成分?又如何執行監測?大型珊瑚魚如石斑,我們都知很多品種都已被捕獵得成為瀕危物種(香港還是其中最主要的入口和轉口中心),但如何平衡當地人民的經濟?就是很多地方都有海鮮認證計劃,但書中也指出很多時那些販賣的商店也魚目混珠,以其他魚獲代替真正的認證品種,而且很多時也無從得知捉魚的方法是否真的屬實。

有人提出在海上設立養魚區,便可解決問題。但書中也透過很多數據指出,海魚養殖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都喜愛吃大魚,於是便得去捉幼魚來養,要飼養牠們,也得捉其他海洋表層的小魚作飼料,而且圈養也會容易生病,一切一切其實還是對生態做成負面影響。

魚類是很多地方人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能有效持續地管理海洋資源對全球人類都有好處,但和很多問題一樣,方法是有的,人們卻又是否願意執行?又如何去執行?

社會和生態系統一樣,兩者都需要的是「平衡」。

現今社會和生態系統一樣,兩者都需要的是「平衡」。

每一個存在的生態系統都有其特定的組成,物理性如土壤、天氣、溫度等等環境因素是基礎,在內每一物種的關係定必互相緊扣,大家唇亡齒寒,不同物種之間透過自然選擇作出進化,形成各自最適合在此一系統內生存的形態。最欣欣向榮的系統,也就是最穩定的系統。

這個系統內不同物種的每一成員,雖說都是為自己的基因而活,但同時每一個生命的努力,也必對大家存在的系統有所貢獻。和我們的社會一樣,生態系統內有不同的資源,不同物種已經就攝取不同資源的方法各自進行演化-這樣既可有效運用資源,也可以減少物種之間的競爭。

剛剛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書,說的是有關非洲西南部的兩種鬣狗 - 褐鬣狗(Brown hyena)和斑鬣狗(Spotted hyena)。(左上圖)

從前人們都應為鬣狗大多吃其他大型肉食動物捕獵得來的動物屍體,兩種鬣狗看來相似,在同一地方生活會否有資源競爭呢?但動物學家發現在牠們共同生活 的沙漠中,原來兩者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體型較大的斑鬣狗較兇狠,雖然牠們也會吃動物屍體,但牠們更多時會聯合主動攻擊其他動物,特別是不同的羚羊;相反身 型較小的褐鬣狗,原來不太會攻擊其他動物,牠們食性很雜,由植物、腐屍至昆蟲統統都吃,兩者會避免在相同的地方覓食,而且兩者也就似演化出不同的行為:斑 鬣狗是集體生活的動物,牠們有強烈的社會系統,顯然這是在荒漠中捕獵致勝的關鍵;相反褐鬣狗進化出獨來獨往的行為,幼狗很早便得自己找食物,由於食物分佈不集中,單獨行事可以減少同一物種之間對食物的競爭。

人類社會顯然也有著不同的資源,一個成熟的社會,不同的人以他們各自 的形式去得到所需的資源,只要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得來便應該得到肯定。這和生態位(Niche)的概念不很相似嗎?雖說時代會進步,舊有的事物會被淘汰,但 這等於硬要取締不同人的生活嗎?為什麼一個社會只可以有集團式的商店而容不下少數人辛苦經營的小店?為什麼我們只可以有服務性行業而不可以有農民?

存在於一個生態系統內的任何物種,牠和其他物種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必是互相影響,一個農夫如把狐狸殺光,老鼠便會過多,最後還是影響農夫自己。我們的社會真的只容下從商的人嗎?我們是否只可從破壞多年以來辛苦保留的郊區、海港和農田才能建樓?

現時全球其中一個面臨的生態災難便是入侵性物種(Invasive species)。一種本來不屬於這個生態系統的物種,突然被帶到一個新的環境,在這兒,牠們遇不到平時的天敵,環顧四周是取之不進的食物,其他生物也不 及牠們體型大去阻礙牠們覓食,他們可以說是到了樂土,於是當然大量繁衍!這對其他靠當地食物為生的本土生物卻是災難,牠們没有了生活的空間,所需的食物也 被新來的物種吃光,最後只有漸漸從這個生態系統褪去。記得紅火蟻、嶶金菊和福夀螺嗎??上課時,教授說過防止入侵性物種的方法不在如何根治,而是如何防止牠們進來。

我們的社會,顯然是没有評估本來存在多年的平衡,對於地方這樣小的一個城市來說,能否承受不斷增加的人口?在生態學角度,入侵性物種以本身的生活方式生活没有錯,錯的是牠去了本來不是屬於牠的地 方。請記著,有些物種,進來以後便很難消滅。我們的社會如果被外來的人衝擊至社會系統失衡,那是誰的過錯呢?現在由鬧市如旺角、尖沙咀,以至新界如上水、 沙田,那些曾經熟悉的氣味還在嗎?

只是,很多生態系統都是要在遭受到破壞後,人們才懂得珍惜。我們的社會還有没有希望重生?



(右上圖:紅色的便是福夀螺)
(下圖:水牛與牛背鷺)

寫於2014年

鳥類的呼吸

看到了有關鳥類呼吸系統的介紹,實在和哺乳動物的大為不同。

為應付高空的低氧環境和飛行時所需的大量能量,鳥類的呼吸系統較哺乳動物的更為有效。和我們相同,鳥類都是利用肺部作氣體交換,但牠們多了一個叫氣囊的結構,作為儲存空氣的地方。

鳥類有7-9個氣囊,可分為前氣囊和後氣囊,氣囊除了連接肺部,亦連接骨髓腔,這令骨頭內帶有氣體,從而減低了飛行時的重量。早期有生理學家便曾進行了一個殘忍的實驗:把鳥類的氣管封住,只餘骨頭連接空氣,發現鳥體仍可進行呼吸,從而證明了氣囊連接著骨髓。

我們哺乳動物的氣體交換都在稱為氣泡的地方進行:空氣由氣管開始,一直通過細分的支氣管、小支氣管,直至到達最後的氣泡,進行氣體交換後,便再從沿路離開身體,所以氣體交換前後的空氣會有混和。

但鳥類卻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系統,第一次吸氣時,空氣從氣管進入鳥體後,首先到達的是後氣囊,只有一部份會進入肺部;在第一次呼氣時,空氣便會由後氣囊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

氣體交換在稱為Parabronchus的三級支氣管進行,和我們的肺泡不同,Parabronchus並不是死胡同,其前後連接著不同的氣管,整個結構便好像一個氣管迷宮,而大量的微血管便圍繞著這些管道。血液流動的方向和空氣流動的方向剛好相反,這樣氧氣便從空氣進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便離開血液進入肺部。

第二次吸氣時,先前在肺部完成氣體交換、充滿二氧化碳的氣體便會被逼入前氣囊,因此和我們不同,廢氣不用經過同一路徑離開身體,而是先存在前氣囊。在第二次呼氣時,前氣囊便會收縮,把廢氣排往氣管,再離開身體。

因為兩個循環才完成的呼吸周期,鳥類體內便源源不絕的有新鮮空氣供應,而且每次吸氣和呼氣都可以進行氣體交換,比我們只在吸氣時進行氣體交換大為有效。而且,後氣囊的位置可隨意改變,更加適應鳥類流線形的身體,有利飛行。

下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呼吸系統,是如何進化出來??

古生物學家發現部份恐龍化石有類似鳥類氣囊的結構,骨頭亦有相類似的適應,這似乎提供了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只是,為何恐龍會發展出這樣的結構,以及這些結構如何進化而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藍鯨誌

還記得是去年在台灣表演時逛書店看到的, 被那畫在藍藍的背景上、橫跨封面及封底的藍鯨吸引,所以買了回來。對我來說, 看以中文寫的書真的快很多。也是坐車時數頁數頁的看, 兩個多星期便看完。

書本寫的是有關藍鯨的故事,作者不是科學家,只是一位記者。但他用了三年時間做資料搜集,訪問了多位人物,也隨科學家出海看他們怎樣在海中進行研究,一點一點的把有關藍鯨的故事娓娓道來。

書本由捕鯨時代說起,那時原來人類對藍鯨的鯨脂和鯨鬚需求很大:人造肥皂、奶油等很多產品都用得上。藍鯨體型龐大,而且行蹤飄忽,對獵鯨人來說是一大挑戰。 可是,對當時的人類來說,没有保育的概念,只會想辦法改良科技,製造出更大更快的船、改良出越射越準的魚叉、甚至製作海上的工廠,可以把藍鯨「即捕即 解」。那時捕鯨人駛至天涯海角,甚至深入南極,對藍鯨進行大屠殺!! 這樣一來,藍鯨就在短短的日子,因人類的獵殺而瀕臨絕種。

我對書中一句很有印象:「二十世紀捕鯨業最大的恥辱在於人類都還没開始了解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物種,捕鯨業就幾乎把藍鯨殺戮殆盡。」

後來人們開始明白到藍鯨的數目下降,加上保育主義抬頭,所以捕鯨委員會也只好頒補「禁捕令」,但是作者分析了很多內在的政治考慮,使讀者明白到短期利益往往凌駕在保育之上,而且很多捕鯨大國,特別是日本,仍然在以歪曲的科學根據,左右很多其他國家去維護自己捕鯨的利益!

書的後半部描寫了有關藍鯨的科學研究。海洋生物的研究必定是困難無比,特別是像藍鯨這類在遠洋生活而又行蹤不定的動物,想要研究便更加困難。作者不是科學家,難得的是他走訪了當代多位研究藍鯨的學者,把他們的研究成果用顯淺的文字闡述出來,文字平實不華麗,但容易理解。

作 者描述了最初如何在世界不同地方,人們利用相機為藍鯨建立相照片檔案,開始了解到藍鯨族群的行動模式;後來研究了可射入鯨身的儀器,記錄牠們在水中的時 間、深度、以及透過數據估計牠們在水中的動作;大戰後海軍開放軍用水中收音器讓科學家使用,使他們開始明白在水中,藍鯨是用低頻的聲音互相溝通,這也解開 了多數時間為單獨生活的藍鯨,如何和同伴之間溝通的謎題;科學家也從藍鯨的食物磷蝦入手,從影響磷蝦分佈的因素,估計了藍鯨對地點的選擇;最後當然是近代 的基因分析,藍鯨的亞種仍存在爭議,基因可以幫助解開部份問題,可是如何採集足夠的樣本是一個困難,所以書中也有提及科學家需綜合體型、叫聲、分佈、歷史 檔案及基因等等因素,才可判斷亞種的問題。

對世界的認識是一點一點累積下來,可能要很多世代的人的努力,我們才能窺見一 點,但往往我們在還未來得及認識以前便把一切毀滅。我想起年前看的一套有關日本人捕殺海豚的奧斯卡得獎記錄片「海豚灣」,描述了日本人如何把捕殺海豚的行 為美化、掩飾,還在國際會議上以經濟拉攏小國幫忙,這不是自私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