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有關鳥類呼吸系統的介紹,實在和哺乳動物的大為不同。
為應付高空的低氧環境和飛行時所需的大量能量,鳥類的呼吸系統較哺乳動物的更為有效。和我們相同,鳥類都是利用肺部作氣體交換,但牠們多了一個叫氣囊的結構,作為儲存空氣的地方。鳥類有7-9個氣囊,可分為前氣囊和後氣囊,氣囊除了連接肺部,亦連接骨髓腔,這令骨頭內帶有氣體,從而減低了飛行時的重量。早期有生理學家便曾進行了一個殘忍的實驗:把鳥類的氣管封住,只餘骨頭連接空氣,發現鳥體仍可進行呼吸,從而證明了氣囊連接著骨髓。
我們哺乳動物的氣體交換都在稱為氣泡的地方進行:空氣由氣管開始,一直通過細分的支氣管、小支氣管,直至到達最後的氣泡,進行氣體交換後,便再從沿路離開身體,所以氣體交換前後的空氣會有混和。
但鳥類卻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系統,第一次吸氣時,空氣從氣管進入鳥體後,首先到達的是後氣囊,只有一部份會進入肺部;在第一次呼氣時,空氣便會由後氣囊進入肺部,進行氣體交換。
氣體交換在稱為Parabronchus的三級支氣管進行,和我們的肺泡不同,Parabronchus並不是死胡同,其前後連接著不同的氣管,整個結構便好像一個氣管迷宮,而大量的微血管便圍繞著這些管道。血液流動的方向和空氣流動的方向剛好相反,這樣氧氣便從空氣進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便離開血液進入肺部。
第二次吸氣時,先前在肺部完成氣體交換、充滿二氧化碳的氣體便會被逼入前氣囊,因此和我們不同,廢氣不用經過同一路徑離開身體,而是先存在前氣囊。在第二次呼氣時,前氣囊便會收縮,把廢氣排往氣管,再離開身體。
因為兩個循環才完成的呼吸周期,鳥類體內便源源不絕的有新鮮空氣供應,而且每次吸氣和呼氣都可以進行氣體交換,比我們只在吸氣時進行氣體交換大為有效。而且,後氣囊的位置可隨意改變,更加適應鳥類流線形的身體,有利飛行。
下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呼吸系統,是如何進化出來??
古生物學家發現部份恐龍化石有類似鳥類氣囊的結構,骨頭亦有相類似的適應,這似乎提供了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證據;只是,為何恐龍會發展出這樣的結構,以及這些結構如何進化而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